女大学生陈骁爆料称,自己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整容”套路,入职当天就被鼓励整容,还被给予分期贷款。复工后,团队很关键,被边缘化,只干了两天就要走。
“现在回想起来,(对方)是打着提供工作的幌子,准备借钱整容。”
今年10月,陈骁来到成都,希望能在成都找到一份工作,尽快还清大学期间的助学贷款。
11月16日,她收到了十里堂美容技术经理罗女士的面试邀请。这个接待员的职位提供良好的待遇和轻松的工作。加陈骁的工作人员说:无责底薪4100元(无责底薪3000元+500元住房补贴+500元餐补+100元交通补贴),面试地点是雨荷医美。
陈骁去面试了,工作人员一直都很热情。他们互相靠近,问对方是否对整形感兴趣,是否会整形。在这个过程中,陈骁主动表示自己还没有毕业,但对方表示不介意。下午,陈骁收到了录用通知,并被告知他需要接受培训并取得资格后才能正式加入该公司。
11月20日,陈骁前往雨荷医疗美容开始培训,一切顺利。当晚,有人通知她第二天入职。21日,陈骁办理了入境手续,并签订了劳动合同。
签完合同后,两个工作人员一直以整容后工作加分、劝她整容等理由给她洗脑。“我还没毕业,也没钱整容。等我以后有钱了再考虑吧。”陈骁的话并没有让对方放弃,而是继续鼓励陈骁选择分期贷款整容。
之后她是如何一步步选择贷款,走向手术台的?小陈也说不清楚。她只知道在被反复劝说的过程中,人被带到高新区的美容诊所当面咨询。
她回忆说,陪同人员直接拿着手机,分期下载了超级G会员App。按照步骤,小陈进进行了注册,识别了他的脸,并获得了2.5万元的贷款,贷款分为24期,每期1416.66元。最后他直接给美国的医疗美容诊所打了电话。
“院长亲自操作,内部价格优惠……”陈骁被带去拍片、抽血、验尿和鼻子整形,当晚8点麻醉消退。“一套流程在流动,没有拒绝的机会。”
手术后,陈骁休息了半个月。12月7日,她回到雨荷医疗美容工作。“面试就是前台的接待,去了就被要求做顾问。”工作两天后,陈骁被安排一个人呆在一个小房间里,像个边缘人,同事们总是有意无意地贬低她。“他们都说因为我工作能力差,把一个好客户搞砸了,同事也亏了。”
背负着分期贷款的负担,又被同事贬低,陈骁越来越觉得不对劲。在网上,她发现其他人也和她一样在这家公司遇到了类似的事情。
“其实公司并不需要接待员这个职位。我个人怀疑找工作是假的。只不过是个幌子骗我贷款整容。我入职后就开始挑毛病,找机会打开自己。”陈骁自己也有疑问,但他觉得没有证据证明他被骗了。他不敢报警,只能承认。
12月10日,陈骁从雨荷医美辞职,在结算工资时,她发现劳动合同上有猫腻。当初微信上承诺的底薪是4100元。结果仔细一看劳动合同,却写着月薪3000元。最终,陈骁6天的轮班结算工资只有690元。
记者来到这家诊所。对于陈骁的遭遇,工作人员表示对雨荷医疗美容工作人员的整形手术并不知情,也不知道医院有分期贷款整容的业务。随后记者要求见医院负责人,工作人员称负责人不在。记者通过天眼查的电话致电该公司,对方表示记者打错了,挂断了电话。
美国医美诊所的评论区充斥着“打着招聘的幌子请人做项目”、“pua应届毕业生贷款整容”、“出了事就甩锅”等负面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