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心得:独立游戏参展指南(二)

daixiaodai 游戏资讯 4

时隔四年,我再次提交我的指南,上次写的也是最后一次(https://indie nova . com/indie-game-news/guide-for-indie-game-Expo-exhibition/)。时光荏苒,我已经从一个初出茅庐的菜鸟变成了一个又老又油腻的菜鸟。经历了疫情,回归正常生活,停滞许久的新游戏开发也陆续有了新的进展,玩家又可以到处惊呆了。

今年参加了很多展览,很久没有交流经验了,所以存了一些书,可以和大家聊几个文化。

总结

我们这边从下半年开始参展,一共参加了9个展会。部分展会得到了分销伙伴的帮助,甚至在展会期间,分销伙伴也给予了很多支持。总的来说,有了这些支持,整个过程就容易顺利多了。下面分别说几个展会的体验。

BilibiliWorld

准备参加BW的时候,游戏版本还远未完善,就赶去展会了。BW的选择更多的是定向邀请,展位很少。感谢雷霆的朋友们帮我们拿下位置。我在展会期间观察了自己和其他展台,感觉观众对有点二次元属性的游戏更感兴趣,不然会被冷落很多。此外,BW还有一个展览属性。据隔壁摊位的同事介绍,周边地区的销售数量超出预期。如果你愿意参与,可以了解一下。

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产品及技术应用展览会

去CJ主要是听老师讲课,看看ToBw5的独立游戏。感觉不一样的是,相比那些成熟的展会,这里有大量的新开发者和新游戏,交织着大家的梦想,气氛很棒。CJ也是当地圈子里同行的聚会活动。如果没有B端渠道,可以很方便的添加各种渠道的联系方式,尤其是重要的分销公司,但是也会收到很多外包公司的小名片。对于没有进入行业圈子的开发者来说,CJ是一个非常好的进入机会。

Comiday,AniExpo和CGF

Comiday由游戏茶馆联合赞助,会选择一些游戏,其中不乏新品。很多新品在Comiday展出后都被出版社签了名,茶馆的眼睛还在滴。我们参加了这三个展会,分别由Square、Wind Field、Paras的小伙伴代表。因为地点在成都和武汉,规模略有限,还是漫展。在这些前提下,观众和独立游戏的交集其实并不大,效果自然会打折扣。但是,如果有曝光机会,就要多争取。总的来说,参加还是有意义的。Comiday和萤火虫在所有漫展中相对更好。

Bitsummit和大节日

日韩的独立游戏展,号称Weplay的姐妹展,我没去,都是迅雷的朋友代理的。Bitsummit第一个专业日,索尼《欢乐猫喵党》的制作人在我们展台玩了一个多小时,交流了很多,算是收获。当然大部分玩家还是去索尼和任天堂,我们自己的游戏也被日本媒体报道过,感觉很高兴你来了。

Weplay,核聚变北京,核聚变成都

大结局来了,最重要的是最后说。Weplay和核聚变绝对是独立开发者有条件必去的展会,优先级高于以上所有展会。但从最近的展览来看,所有能展出的作品基本都有过商业合作。就2023年的比赛来说,我们感觉Weplay的ToB氛围更浓一点,核聚变依托核网优势,C端用户还是比较多的。即使你的作品没有展出,你也可以来玩,认识游戏圈的人。我在Weplay和成都做核聚变的时候,也尝试过卖周边,做了一些yum-yum,卖的不错。可惜成都带的核聚变少,半天就卖完了。四年前你就应该审视一下自己的战略。

参加展览的意义

有时候,人们会质疑参加展会是否真的有意义:单论曝光,这些展位费还不如买个DOU+,转化率肯定更高,但个人认为,并不是。首先,参展是一个很好的ToB机会;论转化率,很容易抓住核心玩家,真正喜欢你的游戏,会为你的游戏推广或产生UGC的玩家;然后,很容易遇到KOL和KOC,在他们心中制造一个记忆点很重要;还有一点很有用的是,你可以在现场观察玩家的真实试玩反应来优化游戏,这是任何在线测试都无法替代的,在打磨游戏内核的过程中非常重要。

最后的

祝大家都能做出自己理想的游戏,并在发售后取得好成绩。

*本文为用户投稿,不代表indienova的观点。

标签: 有点 有时候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