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娱乐堕落”。
文/轻流
最近我的娱乐倾向已经远离手机游戏,而且越来越低。
01
去年5月,我突然犯了“手机游戏中的电子阳痿”不幸的是,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
最后一款弃坑的手游是《蓝色档案》。我很喜欢它是理所当然的。游戏的内容很有感染力,吸收了很多经典的ACG元素。人物干净可爱,保护欲无止境...我还记得我第一次玩日服时的疯狂。我两个多月充了两三瓦,下沉成本很高。
但这仍然没有阻止我弃坑:5月份出差后,我有两天没有登录,但后来我失去了接坑的动力。后来我以为我有了答案,大概是“时间焦虑”做错了什么。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工作的繁忙,我总会有一种“时间永远不够用”的感觉,所以我会习惯性地一心多用,同时做几件事,试图缓解内心的焦虑。比如吃饭+看视频+聊语音,或者PC游戏+挂手机游戏+聊语音+挂直播...
久而久之,“玩手机游戏”这件事就在我的娱乐时间里逐渐边缘化了。尤其是在我已经高度认可《偶像大师MLTD》《蓝色档案》等大作的情况下,再看其他游戏就更难了。
02
无独有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市面上的各类手机游戏总感觉与自己的喜好格格不入。以尤尔为例。去年市场上有不少尤尔,但在我看来,大多数都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一些头部产品,具有很强的绑架感,总是喜欢强迫玩家做某些事情,比如强迫你看剧情,无意义的跑图,廉价的谜题...对于一个被时间驱赶的准中年人来说,这些设定无疑加剧了焦虑,这导致我强迫自己不要入坑。
中小型二次元游就更难评价了。我大致把这些游戏分为两类:难卖和难玩。
卖涩味已经成为尤尔的一种内容生产惯性。说得好听一点,大概就是厂商除了卖涩味之外不擅长做内容,或者因为商业化被迫做一些颜色。不过这类游戏比较难卖,大部分都是绰绰有余,颜色不够鲜艳花钱...
坦率地说,二年级的游客并不缺乏优质的颜色资源,他们不能骗自己说他们很可爱和新的,然后被骗进游戏...真的不可能。
还有更难的二游,比如充斥市场的战棋二游。到现在我都不太明白为什么大家喜欢下两次棋,因为下棋的门槛高,一局的时间长。与一些非常快乐的经典游戏相比,galgun,秋叶原,Flash Chaos,下棋两次就像坐牢一样。
不仅是战棋,国内很多两元+X游都有这样的弊端。游戏玩法设计看起来很有新意,但玩起来却很无聊。这种产品放在我这种老二次元面前,我只能摇手摇头。
03
但如果不玩手机游戏,总是很难填满碎片化的时间。白天上下班路上没事做,晚上睡觉前总少点什么。说得好,这叫“紧急内容”,说得难听点叫作泼妇。
还好不小心刷直播的时候被主播安利了动画,然后就沦陷了。
我必须首先承认沙雕动画看起来真的很低,粗糙和ppt。简单来说,这类动画是个人或小工作室制作的,一集3、5分钟。大部分内容改编自网文。具体来说,它是由熊猫人和在线颜文字制作的,带有一些通用特效、音效和BGM。
那我不得不承认沙雕动画很解压。
第一个原因是内容属性。如果说手机游戏的内容是碎片化的、长时间更新的、没有结局的,那么沙雕动画就是手机游戏快节奏、连续、有结局的另一面。
玩手机游戏,内容大多随大版本更新,平均2个月左右更新一次,碎片化内容随小活动更新,大多1周左右一次变化。但是,大多数沙雕动画都是每天观看,或者每两天观看一次。看起来像追剧一样,每天都有新东西可以看,自然很容易被沙雕动画牵着走。
艾科尔修仙记
另一个原因是嵌入性强。我可以在几乎任何娱乐场景和碎片化时间同时看沙雕动画、吃饭、拉屎、洗脚、玩PC、聊天、线上线下聚会,甚至玩手机游戏。它就像一个无法删除的流氓文件,一眼就在路上。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乐趣和多样性。虽然绝大多数沙雕动画都很low,比如战神歪嘴,龙王归来,都市英气,系统修仙,末世求生...确实没什么营养,但也有很多网神改编的沙雕动画,非常值得一看。
极其烧脑的《十日终》,《怪仙》,《致命回顾》,《太上皇是个坑》,笑料百出,出了非常详细的历史游记,《三国之梦》和《千年之梦》,还有两部经典作品《我的智障系统》和《脓水修仙》,都把我拉进了坑里。
致命回溯
与内容贫乏的移动游戏市场相比,沙雕动画领域充分诠释了什么是百家争鸣、乱舞乱舞。
04
我以为看沙雕动画已经够沉了,但下沉的娱乐市场还在等着我。
沙雕动画的更新大多依赖于动画师的个人精力,从小说文本到AI配音,再到场景搭建、人物拼接、动作调整、表情搭配、特效添加和优化输出,个人基本可以照顾到所有环节。当然,也有一些工作室专门负责统一风格、材料和品牌名称,例如“虾米”系列动画。
但不管是个人还是工作室,天空只能做白班,有时候真的不够用。观众对沙雕动画的渴望甚至赢得了许多专门处理和制作藏品的账号,以及“一口气看完”这类专属标签。接下来头疼的是,想看后续怎么办
那就是找到原著小说先追。我刚刚经历了“接触沙雕动画→洗脑→疯狂追动画→不够看,很急→找原著→打开番茄小说”这一整个心路历程。
年轻的时候,我曾经是“视自己为贵族”的第二要素,看动漫和玩游戏,一定是一些叫“品味”的东西,没有大制作,不搞一些又黑又深的余孽,而他们都错在这第二种形态。第二个“字。后来看多了,心态也平了。《如懿传》中的卫生纸被稍微改成了动画,而《恶魔》中的反华骑士精神也值得一提,包括像平治这样的廉价粉丝。我不挑食。
平凡的职业造就世界上最强的职业(平淡的工作)
现在看来,这些所谓的矜持,在“好玩”的你面前,你基本上是无可奈何的。今年1月,《我独自升级》也是网络上一篇很酷的文章,我也很喜欢。
所以在经历了自我约束→自我解释→自我放松→自我和解几个环节后,我很快接受了网文,并陷入了那堆垃圾网文中,每天来回滚动,特别开心。
最近一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可以挂上番茄小说App 15个小时,我已经读/听了500多本小说(并不是所有都读过),就像枯树遇到春天,海绵遇到水一样,疯狂地吸收新的“内容”。
总之,我是“娱乐圈退化”了。
05
精致、优质、前沿,这些关键词在我的娱乐活动中基本没有体现。
便宜、门槛低、短平快、趣味性和刺激性强,已经成为我比较适应和倾向的一种娱乐模式。
移动游戏在两者之间非常尴尬,而高精尖依然是目前头部厂商和产品的“绝对代名词”的同时,这也意味着玩家也面临着高门槛、高投入和长期绑定的双向选择。
例如,在投资方面,市场上手机游戏的一般抽卡概率已经从3%转移到了0.6%,这个人的意思是“厂商希望我在玩游戏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换句话说“玩手机游戏”这件事正在逐渐演变为对富人的潜在筛选过程。
当另一种更便宜的娱乐方式出现时,这种高投入的活动很容易让我这样的普通人成为“次要选项”。这时,比较两种娱乐形式带来的乐趣的集中程度以及与个人生活节奏的匹配程度,必然会导致一个人新的选择和倾向。
不幸的是,我可能很难再次成为一名忠实的手机游戏玩家。玩手机游戏(包括小游戏)在我的潜意识里已经简化为“随着时间变化的价值+少量的内容沉淀”此外,所谓的包装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而游戏所附带的社交关系可以用PC网络游戏和语音聊天来代替,充值消费是纯粹的额外负担。
这种想法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如今,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更加碎片化、嵌入式的娱乐方式正在以各种方式冲击着移动游戏用户。移动游戏的同质化、趋同化和数量的急剧下降都在降低这个市场的抗冲击能力。
例如,尤尔赛道的崩溃将使大多数用户被头部产品所接受,而一些用户可能不再选择这类游戏。这时,当他们被其他娱乐方式吸引时,这些用户可能会逐渐远离游戏市场,就像我一样。
电子无力可能只是意味着玩家暂时厌倦了现有的游戏产品,娱乐性下降了,这很可能是“玩家的注意力被从游戏赛道上夺走,同化到其他娱乐内容池中。拐点。
游戏葡萄招聘内容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