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例“AI外挂”案宣判,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5月6日下午,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全国首例“AI外挂”案该案中,被告人王某和因犯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五万元;对退缴的违法所得和扣押的作案工具予以没收,上缴国库;剩余未缴纳的个人违法所得将继续予以追缴。
宣判后,被告人王某和表示服从判决,不上诉。
经审理查明,被告人王某和通过生产“AI插件”的方式向其销售并从中牟利。2022年,他找人编写“AI外挂”程序后,他通过出售外挂卡密码获利。至案发时,王某和共非法获利629万元。
经鉴定,该案涉案“AI外挂”介质“cvc & quot和其他程序,未经授权获取各种游戏中的游戏屏幕数据,未经授权修改游戏中处理的鼠标数据指令,以及增加游戏中的“自动瞄准”和“自动射击”功能干扰了游戏的正常运行环境,属于破坏性程序。
程诺评论道:
国内首案“AI外挂”案的宣判是对游戏领域违法行为的有力打击,同时也对游戏公司起到警示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游戏领域外挂等违法活动的犯罪手段也在不断升级。游戏公司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升级监控技术,以维护良好的游戏秩序。
02知名游戏公司存在纠纷,涉嫌关键词使用他人商标。
日前,拥有多款知名换装游戏的A公司以商标侵权纠纷为由,将运营同类电竞游戏的C公司诉至法院。
该案于4月2日立案,6月5日一审开庭。
据悉,该案件可能源于被告在使用第三方的竞价排名推广服务时在搜索关键词中设置了原告的商标,这使得被告的游戏在搜索原告的游戏时出现在第一位。
程诺评论道:
关键词的使用可以分为显性使用和隐性使用。
将他人权利商标作为关键词并直接在推广内容中使用的行为属于显性使用,可能构成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
将他人权利商标作为关键词但不在推广内容中使用,仅使自己的商品或服务出现在搜索结果中的行为属于隐性使用,也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
我们认为,在本案中,如果被告含蓄地使用了关键词,即在推广内容中没有直接呈现原告的权利商标,法院很可能不会支持原告关于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商标权的主张。
但如果原告主张双方游戏产品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被告以原告的权利商标为关键词,对被告的游戏行为予以优先处理,则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这一主张可能会得到法院的支持。
03游戏加速器羊毛被判刑。
近日,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自学编程“薅羊毛"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案。
上海一家科技公司为了推广其加速器软件,允许新用户在一定时间内免费试用,但该公司设置了短信验证、账户认证、用户IP地址和ID(机器代码)识别等反批量注册机制。
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期间,小马在未经软件官方授权的情况下,使用自己开发的软件批量注册获取游戏加速器的账号和密码,并以账号内的免费使用权牟利,在其经营的网络平台店铺销售1万余件,销售金额8万余元。
2023年5月,因上海某科技公司发现数据异常而立案。小马被公安机关抓获后如实供述了上述事实。案发后,被告人小马退缴全部违法所得,并有检举揭发他人犯罪的立功表现。
最终,法院认定马骁犯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
程诺评论道:
游戏加速器为新用户提供免费试用期是常见的,但运营商应同时注意“薅羊毛”,以正常方式进行安全维护工作,并定期检查安全漏洞和异常数据。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获取异常账户数量、犯罪分子获利等内容并追究责任,挽回损失。
04 & quot卡错误& quot偷游戏点数因盗窃罪被判刑。
近日,瑞安市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利用游戏代码漏洞非法获取游戏积分,并多次通过游戏官方渠道恶意提现的盗窃案件。被告人张某被判处拘役四个月,缓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元。
被告人张某与朋友景某是某私服游戏的玩家,该游戏号称“1:1人民币兑换提现”。私服游戏每天都会增加新服务,并合并旧服务。玩家可以选择在扣除手续费后提取旧服中的游戏积分。
张和晶后来发现游戏中有一个漏洞,即旧服务帐户的游戏积分转移到其他人的新帐户后,原来的积分不会减少。随后,张某和景某多次利用该漏洞刷游戏积分并提现。截至案发时,他们成功提现4719.75元。
张某的异常行为很快被游戏发现,游戏立即查封了他的账号并报警。
程诺评论道:
游戏道具、货币等网络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玩家利用游戏bug偷偷盗取大量游戏道具,构成盗窃罪。如果在此过程中,玩家还使用自动脚本、连接器等技术手段进行窃取,还可能构成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可按重罪论处。
游戏公司应建立常态化安全检测机制,及时排查异常数据,避免损失扩大;发现异常情况后,应立即保存证据,以便及时追责挽回损失。
05他因以营利为目的设立传奇公司被罚款46万余元。
5月8日,慈利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公布了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对私设传奇游戏的当事人刘未经批准发布网络游戏作出行政处罚。
该局接到当事人非法经营线索后,立即展开调查,发现当事人刘某涉嫌在未取得批准文号的情况下,在网络上发布、经营《正义传奇》等游戏,可能已违反《网络出版服务管理条例》。执法人员采取远程取证,制作检查笔录,并向深圳市旭万科技有限公司发函核查版权情况。
5月6日,该局对当事人刘作出以下行政处罚:取缔未经批准出版网络游戏的非法经营行为,删除所有相关网络游戏出版物,没收违法所得65785元,罚款46049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