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御姐“硬控”西方老外,这一波是游戏文化输出的胜利?

daixiaodai 游戏资讯 13

BB文姬

今年谈了很多文化输出,包括国外的棺材房爆炸,安全教育动画短视频,中国的痛包,土风舞等流行趋势。

这一方面是因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社交媒体足够发达,民间智慧有更多机会乘着算法的东风打破文化壁垒;

另一方面,我们的文化产品越来越好。尤其是手游,外国人在没有本地服务器的情况下玩国服延迟的情况并不少见。

这不,最近国外大V被中国文化的强大震惊了。

Andra ST是一名印度尼西亚游戏博主,在抖音上拥有700万粉丝。他平时玩自由火,在东南亚青少年中有很强的号召力。前几天,他和粉丝分享了一个他在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上刷的短片。

去年时代广场大屏幕在中国火了,b站上也有一个UP高手把各种鬼畜搞笑素材投射到屏幕上,被戏称为现代版。每个人都可以出名15秒”。

作为网络潮流的引领者,安德拉ST自然对这片圣地并不陌生,但这次他真的是被“硬控”了十几秒钟。

视频中,一位身着中式旗袍的东方御姐出现,伴随着柔和的浮光和悠扬的旋律。她从帘云中出现,被带翼的衣袖环绕,颇有仙气。

随着光影的变化,她手中的燕子仿佛活了过来,在书桌上翩翩起舞。细看,御姐的旗袍有中国古典的山水等图案,肩袖处有怪兽般的形象,火一样的发型,脑后有云纹光环。...

安德拉·斯特(Andra ST)在看视频的时候,反应从一开始看到美女的惊讶和鼓掌,变成逐渐睁大眼睛,惊讶于美丽的镜子,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而这段视频实际上是来自于最近更新的《王者荣耀》中,主人公米月与皮影戏《浮影幕》联系在一起的一段宣传片。出现在大屏幕上的版本,很可能是某玩家自己剪辑扔出来的,恰好被路过的老外拍了下来,上传到网上。

如果事情就此打住,Andra ST可能只是被小王皮肤的艺术质感所吸引。但随后,他真的被激起了兴趣,继续搜索皮影戏,并把制作皮影戏的视频分享给粉丝。

他甚至找到了一段话,用皮影戏“跳”迈克尔·杰克逊的舞蹈。没想到在看似古典严肃的戏剧表演中出现了这种新的打法,他再一次被这种神秘的中国文化的包容和多彩所折服。

不仅在Andra ST video下,在Reddit上的“海外贴吧”下,也有讨论米月皮影戏皮肤的帖子。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好看”——quot;这就是东方文化的魅力”。完全是我心目中的中国仙女的形象,非常迷人”。

作为皮肤上最显眼的设计,米月的服装也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她的衣服是旗袍吗?我不知道我承认错误没有,但是好像很厉害”。

对皮影戏有所了解的中国人突然有点得意,“这是华县的皮影戏...光是做皮就要花很长时间”。有见识的外国人也开始科普模型,“感觉她身上的一切都有设计意义,出现的笔和刀应该是制作皮影戏的工具”。

不知不觉中,评论区变成了大规模吹嘘的场景,“感觉中国真的有些神奇的力量。他们有太多令人惊叹的文化。他们很喜欢这个皮影戏,有机会就想去演”。

这一波,这一波是在文化输出的氛围中。

有意思的是,米月“硬控”外国人,激起了各国网友研究中国文化的热情,很快就传回到中国,并在Tik Tok等平台上登上了热门榜单。国内玩家也感叹王者荣耀国文创更上一层楼。

安德拉·圣的视频变相的推动了一波国风,也推动了米月皮肤的热度。看来小王是躺着赚麻的。

然而,现在回想起来,米月的皮影戏可不在此列。本质上,它神奇地统一了东西方的审美。既然符合东方审美的海外想象和人物魅力,就有足够耐人寻味和贴心的细节。

演员金COS的皮影戏

另外,这是米月时隔两年推出的新皮肤。在国内社交媒体上,玩家早已跃跃欲试。

小王刚发布非遗创作联动通知后,微博和小红书中大量玩家纷纷梗出,表达对新皮肤的期待。

说实话,米月并不是游戏中出镜率很高的英雄,但很多人看到PV原画后,放出豪言壮语:出门必进。也有人感谢小王对家乡传统文化创作的推动。

皮影戏亲民的门槛也赢得了好评,相当于“交个朋友&quot。

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些玩家会自发将皮肤宣传片放映到纽约时代广场似乎也就不足为奇了。

真正让米月新皮肤在文化创作影响力上产生更多共鸣的,可能是其联动对象“皮影戏”对文化的独特诠释。

皮影戏是中国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始于西汉,盛于唐代,盛于清代,甚至继“下海”到欧亚各国。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也产生了各自的特色皮影戏,但总的来说,皮影戏的制作和表演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复杂。

光是制作过程就要经过八个基本步骤,二十四道工序,三千多刀的手工雕刻...也正因为如此,皮影戏和很多非物质文化一样,正面临着难以传承、逐渐衰落的挑战,而能够学习和磨练皮影戏雕刻技艺的匠人,理应受到尊重。

滑县的王者荣耀皮影戏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虽然今天的年轻人可能已经看过并了解了传统的皮影戏,但皮影戏文化一直在不断发展,包括年轻一代的传承人和工匠以及那些接近年轻人的人。整个工作”。

皮影戏版《科目三》

因此,在米月皮影戏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小王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致敬,还可以看到充满想象力和符合游戏机制的创意。

例如,在整体概念中,米月作为一个影子玩家出现。表演一场精彩的皮影戏最重要的是什么?对,是光源。因此,米月的头环和火纹装饰以造型和特效表现光源的形象;

被无数人称赞的旗袍也是细节满满。袖子上的两个皮影对应的是滑县皮影戏《桃源借水》中的萧声和花旦。周边皮影戏的精神取自《山海经》中的鱼。图案尽可能还原牛皮的通透和雕花质感——谁说新中式不能兼顾神秘、优雅和高贵?

在动画中还可以看到《海在何方》、《西天取经》、《后羿射日》等经典的皮影戏故事。

直到我看了比赛,我才明白什么是真实的。物有所值&quot皮影戏米月的每一项技能都是定制的。一个技能变成投影灯,另一个技能连着敌人,身后会出现影线。大招一出,米月逃进了中央的亭子,技能圈变成了圆形的幕布,皮影在上面表演的惟妙惟肖,既有趣又华丽。

在文化与创作的联动上,王者荣耀可能真的是唯一能做到这种深度的。

据说小王为了做好皮肤护理,特意找来了滑县皮影戏传承人,王氏皮影戏第四代传承人,先生,党第五代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滑县皮影戏传承人,团队为他指导。

皮影戏的传承人在接受采访时也直言:“非遗传承困境的解决之道在于如何让新一代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相比传统演出,数字舞台和游戏更适合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也能让观众更多地了解文化内核。"

让他们惊讶的是,小王团队对文化和游戏结合的执念是如此之深,甚至在容易被忽略的音效中,他们也会唱传统歌曲。与皮肤融为一体的羌背景音乐。

皮肤做好了,大家都觉得好看好玩,自然就会对皮影戏相关的文化感兴趣。在米月皮肤的社交媒体讨论中,玩家们不时能回忆起小时候看皮影戏的时光,也有年轻人表示有机会一定要现场看皮影戏。

而王者荣耀与华县皮影戏联合推出的特别节目《影织传奇》,仅仅是通过讲述传统皮影戏人物和国王的故事,就为玩家成就了一个小小的梦想;

同时,一部以皮影戏《我在古代拍了一部牛皮电影》为主题的短剧也为年轻玩家提供了全新的内容体验。

可以说,这次米月的皮影戏皮肤,再一次体现了小王用数字形式表达传统文化和民族审美的功力,用适合年轻人喜好的方式传递皮影戏的精神,因此能够得到国内外用户的喜爱。通过玩游戏,看皮肤,也共同完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这当然不是《王者荣耀》第一次因为“文化输出”出圈了。

去年《王者荣耀》(王者荣耀国际服)在巴西上线的时候,当地的游戏博主就自发制作视频来讲中国的神话故事,比如盘古女娲的创造,后羿的射日...以及曾经接触过王者国服的巴西玩家,主动整理出李白和关羽的背景故事,用来在社区推广游戏,让新人更好上手。

说到底,刻意输出文化是很难的,把传统文化和文创题材植入游戏就更难了——一方面要兼顾文化原有的仪式感和严肃性,不能搞得太娱乐化,但同时又怕表达过于生硬保守,无法与年轻人感同身受。

但《王者荣耀》不信邪,不仅主动选择了这条路,还做出了自己的品牌特色。小王粲每一次都挖掘出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吸引人的部分,呈现方式新颖美观。

比如,在与敦煌研究院的四次合作中,小王带来了四张兼具审美价值和社区人气的合作皮肤,分别来自“杨玉环-遇见天妃”、& quot《丢西姆的故事——遇见胡璇》,到《吕布——遇见神鼓》,承包了新一代网民对敦煌艺术的印象;逢年过节,小王都会推出充满老派文化气息的年货系列,设计水平也越来越娴熟。

更难能可贵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玩家可以在小王的文创联动中体验考证、研究、解读、转化、创新的过程,让几乎每一部文创联动作品都能得到年轻人乃至大众的认可和影响。

正如有玩家在评论中所说,米月皮影戏再次证明国风文创不是王者荣耀的舒适区,而是绝对统治区。

作为一个玩家,我迫不及待的想看看他们下次能有什么新作。

-结束-

先前的建议

标签: 不住 恰好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