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存储产品价格暴跌。不知道穷朋友们是不是趁机晃硬盘了?
如果不是,这波车应该已经错过了,因为我发现固态硬盘又涨了。不管是国内还是海外品牌,现在普遍涨了几十甚至上百。
就拿梵高S500PRO来说吧,我们部门很多小伙伴都是在那里上车的。
我亲眼看到它的价格从600多降到了400多。当时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同事都是半山腰买的。9月份我们还能在自己的店里买到这个硬盘,价格是468:
结果就是现在。
无论是在官方还是第三方商店,这个硬盘的价格基本都在500元以上,自营店的价格也达到了600元,足够我买一个好的硬盘盒子了:
三星的980 PRO SSD也是。那时候年中,我们部门一个同事下了498的订单。现在回头看,发现也涨到了600多:
而且这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
其他品牌如西部数据、智体、铁甲侠、金士顿、英瑞达等价格也有所上涨。双十一期间,很多固态硬盘卖得甚至比几个月前的平时价格还贵。
就这样,9月份之前买固态硬盘的人干脆就赢了。
考虑到三星和海力士此前都传出将进一步降低闪存容量的消息,而且他们也宣布了内存芯片的涨价,因此明年硬盘价格继续上涨似乎是确定无疑的。。。
说真的,虽然我知道硬盘涨价会来,但没想到会这么快。不到500元就能买到2TB固态硬盘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而且不仅固态硬盘价格上涨,三星还与小米、OPPO、Google等客户签订了DRAM和NAND芯片的供货协议,价格比现有合同高出10-20%。
这意味着接下来要发布的手机价格很可能会提高。。。
当然这件事也没有那么绝对,因为手机厂商也可以通过提前囤货、砍掉一些不重要的周边配置等各种手段来转移内存和闪存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
至少目前来看,新发布的新机,比如小米14和iQOO 12,在相同内存和容量规格下,价格都比上一代便宜。
而且我注意到这些手机厂商的定价策略出奇的一致。
你看,不管是小米、vivo还是iQOO,他们旗舰的标准版,16GB+1TB版本一般比16GB+512GB版本贵400,Pro版本贵500:
小子,你知道这些标配和Pro旗舰产品其实用的都是LPDDR5X内存和UFS 4.0闪存,而且他们认为买Pro版本的用户也不比这一百差。
不过,相对于iPhone 15每台128GB需要花整整1000元,这些国产安卓手机厂商的定价策略还是比较良心的。
另一方面,相比旗舰机,我其实更关心今年和明年要发布的中端机,以及会不会涨价。
众所周知,很多国产手机厂商利用内存和闪存价格暴跌的机会,将“普及大内存大容量”作为一大卖点,推出了很多“
大容量全管理”的中端手机。
当很多旗舰toppers还停留在
16GB+512GB的时候,他们不仅淘汰了8GB的内存,而且最多可以选择16GB甚至24GB的内存,最大容量已经达到了1TB。最重要的是,我们只需要花2000到3000元就可以买到这些顶配的车型,简直太好吃了。
毕竟只有少数人花大价钱买旗舰机。那些价格不贵,各方面体验都不错的中端手机是大多数人的首选,也是很多手机厂商的基本盘。
2023年手机均价3480元。
有句话叫:“退潮了,你就不知道谁在裸泳
”。现在内存和闪存颗粒价格上去了,接下来要发布的中端机会不上去,再把已经淘汰的8GB内存加回去就尴尬了。
目前根据消息,很多手机厂商的新机还是会有8GB版本,但也有厂商还是会坚持24GB+1TB版本的中端手机。价格是否会上涨还不确定:
红米前阵子发布的K70E,配置规格还是12GB+256GB,16GB+1TB版本2599元,开了个好头:
其他中端手机,如iQOO Neo9和一加ACE3也在路上。这些手机厂商到底是真的火爆还是在玩噱头,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