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摸着音乐,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按规则玩”(图/小罗)
这几年一直在玩韩国少女游戏《褐尘2 2》。我对它有好感。虽然剧情和玩法一般,但是操作态度极好,喜欢动不动就给玩家发福利。每次游戏更新公告,即使字数很多,我也有耐心看完。从字里行间,我能感受到项目组的诚意。
前天,褐尘2又更新了一则公告。官方用相当严肃的措辞表示,该游戏已经处理了134个重复退款的玩家账号,并要求其他玩家尊重自己,不要尝试这种行为。对于“重复退款”标准,《褐尘2》将其认定为5次,达到5次,玩家账号将被封禁。
一般来说,在F2P游戏中,玩家很难获得退款。因为这些游戏大多按照这个逻辑宣称“提供内容服务”,如果玩家已经消费了,享受了服务,商家是不会支持玩家的退款请求的。即使能退款,退款后厂商也会封杀玩家账号。当然,出于类似的原因,玩家也不会轻易要求重复退款——重复五次以上已经可以被称为“恶意退款”了是的。《褐尘2》设定的标准其实很宽松。
大部分被禁名单是中国的“大R & quot玩家,他们在游戏排名的前列,少则1-2万,多则30-40万。但是很多被禁赛的国内玩家表示并没有申请退款。这引起了一些玩家的注意,毕竟没有游戏会如此唐突地对待“大R & quot玩家,除非真的很严重。
全屏汉字
其实这件事的原因并不复杂:通过询问客服工单,建立交流群,玩家推测是一家做外服手游的淘宝店。商店利用海外游戏商店和游戏平台的退款政策,将玩家的钱充入相应的账户,然后发起退款申请。这时候会把钱退回商店,但是游戏厂商封禁了玩家的账号。
游戏公司原则上不鼓励代入的行为。即使一个游戏没有国服,玩家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在游戏中充值。但实际上,对于很多在外服玩游戏的人(尤其是不具备跨境支付条件的人)来说,替换收费因为价格相对便宜,手续也更方便,是更为首选和普遍的选择。而这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一旦更换出现问题,这种由玩家个人行为造成的损失,大部分时间是不会被游戏厂商和平台认可的。
网民代填标题的逻辑论证
到目前为止,疑似“出事"”还没有淘宝店铺的正式反馈,遭受损失的玩家正在想办法找律师维权。
不过在整件事情中,让我感兴趣的是《褐尘2》的运营对玩家投诉的反馈。按照操作,如果玩家愿意,账号可以“暂时解封”那么,玩家要在游戏商店购买相当于退款金额的道具,然后运营商会回收这些道具。这个过程完成后,账户将被“完全解封”。
官方反馈
说白了,这是一套转移矛盾的做法。玩家相当于“再次花钱"”为了拿回你的账户,如果你想挽回损失,你需要从庄家那里拿回你的钱——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不过相比其他海外游戏,褐尘2的做法更加“人情味”是的。由于内容原因,褐尘2很难进入国服,中国玩家对游戏的支持度极高。项目组应该也明白这一点,所以非常重视在中国传统地区的运营。在这个前提下,它在面对退款和封号“一棒子打死”的问题时别无选择,反而给出了缓冲空——如果只是封杀,很可能厂商无法挽回损失,中国玩家也失去了付费意愿,进一步伤筋动骨。
这让我想起了蓝色协议对中国玩家和其他非日本玩家做出的决定。运营商万代南梦宫的原则相当直白:保持游戏服务器的地域性,也就是日本本地玩家的体验。即使日本玩家向当局举报其他玩家“非日本人”后者也有很大概率被封号,即使是付费玩家。官方只会在反馈时说玩家“违反了游戏协议”,而不会退款给玩家。
到目前为止,蓝色协议还没有国内代理。但我可以想象如果它真的要在国服上线可能会引起什么样的舆论——有过封号经历的玩家会不遗余力的劝说想要入坑的新玩家“跑”。
不是说中国玩家现在不能去日服,只是太要遵守它的“规则”了
影响一款游戏能否上线的因素可能有很多。但我认为从玩家的角度来看,我们只是想玩一些好的游戏。厂商也要设身处地。外国人应该尽力克服语言问题,玩自己的游戏。某种意义上也说明了游戏有优秀可爱的元素。所以,即使后续可能会造成一些误解和困扰,从业者也可以用理解和包容来解决问题。